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机与认知实验室”(ID: 9h_9c3c1f805cb8),作者刘伟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知己不可分,不知彼就不能知己,任何事物本身不能解释自己,只有从其它参照物处才能感知、理解、发现、说明、定义自己。己和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己”是自身,是相对于外部的“彼”而存在的,若没有外部参照,就不可能不知彼而知己。“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没有辨证的看待“己”和“彼”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所以这也是孙子的一个失误之处。进而可以认为:自我是不存在的——没有环境和参照物,自己解释不了自己,如同我的概念定义为“我就是我”一样,再进一步,自我意识也可能是不存在的,它也是交互的产物,只不过可以穿越时空逻辑关系罢了。根本上,所有的自主系统都是不由自主,只不过显隐程度不同而已。
当前人造的机器或人工的智能有存在但没有自我。自我诞生于对自身存在的经常性的交互、组织和产生。产生不出主动性的交互和组织,就不是自主,就没有自我,没有自我,就不可能出现感己与感彼、知己与知彼,感性就联系不上理性,客观就不能形成主观,事实就不能衍生出价值。由上不难得出,不知彼而知己的结果就是随机了。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X4pcIJqM2eFcZRVMvODdA
人机交互之二
“自我”的产生是意识最重要的一个基础,自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建立了一个坐标系,“自我”即坐标系的原点,人类都是以自我为原点度量周围世界与事物的。意识的出现往往会造“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无”。无中生有,往往是只有外界的刺激所产生的数据形成数值,数值不但包括客观的数量,而且还形成了主观的赋值。比如说“1”里边,它既是一个单纯的客观的数值,同时“1”也是对自我有特殊意义的一个数,例如一杯茶,一条毛巾,里面有很多主观的一些情感化的赋予。第二,形成数值以后,需要提取有价值的东西即信息。信息就是有价值的数值或者数据,从信息里面可以获取知识,从知识里边提炼逻辑,也就是从0到1,从1到n的过程,正应了中国古代道教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整个的过程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有中生无,就是指逻辑产生意向,从意向性导出意识,就是觉察觉知,从意识里边,沉淀出潜意识,从潜意识升华为无意识的过程,也就是从n到1,从1到0的一个过程,万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之历程。
认知的道理
前几天几位网友转发杂感时向我附带了一个相似的问题:如何展开杂感的写作比较好?这使我想起了两句箴言,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很想在加上一句半:搜索网站+全无敌。
人类自诞生以来,常常和其他动物一样为生活到处奔波,穿树叶、缝兽皮、猎飞禽、种黍子、找山洞、盖房子、造筏子、生孩子...一直忙的不亦乐乎,不觉已是现代文明社会,酒足饭饱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还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怎样体现出比其他生命高一等的优越性呢?读点什么吧、到处溜溜吧、上上网络吧、明白事理吧...,于是想搞明白人事间的道理,哲学、神学、数学、物理、化学、医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学科纷纷而至,物质、意识、质量、速度、器官、积分、分子、量子等概念层出不穷,并且很是快乐地研究了一番,直到把这些人为划分的学科快玩累了的时候,才意识到盲人摸象的道理,于是在某个时间开始反省了:究竟如何认识世界和自己才比较好呢?
认知的道理或许像下面的对联一样吧(若有不妥之处还望不吝赐教,谢谢!):
不管怎样,细细想来,写杂感如同做研究差不多,很多时候是非概念不确定性的,究竟是相关无关之事物,还是顺其自然的比较好!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是一多视角的变换关系
机器的数据标签不会生长,而人类的信息知识概念却会变化
目前,我们人类倾向于高估人工智能的进步,低估我们自身智能的复杂性。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写道的那样:“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有时候,正是那些意想不到之人,成就了无人能成之事。”
—— 艾伦·图灵
北京奥林匹克塔是世界唯一的由五个独立塔组合而成的塔式建筑。目前国内排名第6名,世界排名第22位,也是世界上永久设置奥运五环标志的最高建筑。塔体由五座186米至264.8米高的独立塔组合而成,建筑总面积18687平方米。
人机交互研究也呼唤新的数学或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