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论坛

Community Forum

专家论坛
Sonja 发表于:2021-04-29 08:54:26 回复 0 赞 0 306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机与认知实验室”(ID: 9h_9c3c1f805cb8),作者何瑞麟 


目标是合并事实性和价值性,但正确的切入点究竟在哪里?例如是要实现与人的事实和价值无本质差异的机制,然后融合在一起呢?还是实际上价值是情感系统,逻辑系统的体现,从而应当建立情感系统和逻辑系统,再进行合并与同步呢?还是说是建立一套方便人们使用的符号系统来表征事实性和价值性然后进行融合呢?(从当下能做的行动考虑,我认为是最后一种。但从一个面对终极问题的角度,似乎还尚且存在着太多的不清楚,不明白。)


人真是很神奇的一种生物。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物质应当是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对人个体而言的价值并非是客观物质,而是人的主观意向。不是客观物质,是因为可以随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显而易见的:同一个事物,我可以觉得它对我很有价值,也可以觉得它对我没有价值。并且因为随人的意志会发生转移,也就意味着人可以调控和调节价值过程的发生。例如可以通过学习去学会发现事物的价值,欣赏事物的价值......也因为价值不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价值在现实世界中是虚无的,只不过是人类自己构建出来的一个东西,是存在于众多人脑思维中虚幻的东西。


如果说用一种事实性的逻辑去描述价值过程,也就是给价值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实在是让人觉得很奇怪,因为只要这样去想,就总觉得丢失了一些虚幻的感觉,而这种虚幻的,由人自我构件出来的东西似乎又是类似于人的价值系统所必需的,否则就不像是真正的价值系统。


问题是:人脑构件出的虚无缥缈的价值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性的机理所体现的,还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种所谓的“虚无缥缈”“自我构建”,而是纯粹的某种类似于机械活动的大脑运转。亦或者是这种“虚无缥缈”本身来源于“自我构建”?(我个人认为是这一种)


那什么又是“自我构建”?“自我构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是因为“自我构建”出来的东西并非客观存在吗?


本质上,“虚无缥缈”同“价值”一样,也是人构建出来的一种类似于“感觉”的东西。人的“虚无缥缈”的感觉也一定是因为对某些信息的察觉和处理。那察觉到的是什么?是察觉到与现实实际的不符合吗?察觉到这种东西并非现实存在吗?那如果察觉不到,会认为这就是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也就是说,很多东西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人类构建出来的,并且连对这些事物是否是客观存在的判断和感知也可能是人类自己构建出来的。


而脱离人自身个体的运作,是可以对个体的构建进行检验的,以说明人所构建的东西是否切合实际,或者符合需要。这里说明的是可以通过环境对个体进行检验,但是个体是否需要检验,是否有检验的动力?这又出现了另外的问题。一个有强大“自我”的人,很多时候会难以改变,不愿意、不接受进行“放下自我”式的在环境中的检验。这是为什么?人具有自成系统,忽视环境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中很多看似很不智慧的行为,例如固执己见,对某件事情的执着......实际上反映的是某个人“自我”的某种方面的“强大”。自成一个固化的系统,忽视环境,忽视一些不属于当下“自我”的因素和变量。这似乎本身也是一种神奇的能力。


而面对同样的情景,看上去智慧的人,可能会采取另外的处理模式。例如,面对一个事物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客观存在,在讲客观道理的逻辑下,不客观存在的事物似乎就没有道理。但是却又可以通过另外的元素去阐释它的意义和道理。就是当一个人认识到“价值”是人构建出来的,是否会感到生命的虚无?但是又深深的感受到“价值”的客观存在虽然虚无,但是确实人类群体中所深刻需要的,诞生在客观存在之外,有它极度深刻的存在理由和原因时,是否又感觉到“价值”甚至是一个比起“客观存在”有力量得多的词语。


同一个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可以有不同的发展状态和方向。实在是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发挥空间?是否是说明,客观物质验证所涉及的世间万物所活动的范围,实际上是非常小的。而人类的主观能动诠释,所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大的。范围大或许往往意味着不细致。所以生命的发展方向是否并非朝着一个细致的能力方向发展(物种分化),而是朝着一个更大的“适应范围”在发展(能力泛化)?


也就是说,人既具有忽视很多环境因素和非“自我”的能力。又具有强大建立“自我”,摄入元素,主观诠释的功能。而调节这两种行为状态的机制是什么呢?人世间各种不同形态的人,儒雅随和,清新自然亦或者是性情暴躁易怒,性格敏感......跟“自我”的构建绝对是关系密切的。


所以关键问题变成了:所谓的“自我构建”究竟是一种什么行为?基于什么样的机制?


修行的人常常讲“觉察自我”“放下自我”......在人忽视自身感官能摄取到的信息时,忽视原本可以不忽视的信息时,是因为“自我”的主动发挥,对其它东西产生压制吗?或者是人本身就是一个忽视各种信息的机制,是“自我”机制导致人去激发和刺激自己对各种事物进行反应?或者说这两种机制同时存在,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但修行的人也常常讲“拿起自我”,甚至可以做到这样的体验:在某些方面“拿起自我”,在某些方面“放下自我”。从而作为“有自己的终极选择”。


那“放下自我”也是人自身的一种选择,是不是也是一种“拿起自我”呢?这两者真的有某种机制上的区别吗?亦或者依旧是人自己构件出来的“某种幻象”。


还有一种角度描述“自我”,就是:没有自我的时候,我们以为世界是围着我们转的,逐渐发现世界不是围着我们转的,从而我们明白了实体的“自我”的边界。还有一种认知是:“他是我的,就得按照我的想法行动。”“自我”是因为想法与实际,意向与变化之间的同步而产生的吗?


“自我构建”和“自我”是什么关系?“自我构建”的过程是否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某种“同步”需求?无论是内在与外在 的同步,还是什么同步,都是只有在形成“自我”,形成“内在”“外在”这种认识之后才有的。那这种认识形成之后,是否还保留着很多调整的可能。例如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是否是通过认识自然界的运转规律,从而满足与事物的某种同步?小时候,我们同自己的身体建立了强同步,在生活生命中又与各式各样的事物建立了某种同步,或强或弱。那与天地同步,是否是更大的同步?是否是某种“自我”边界的调整?虽然在实际表现上,这些说法看似玄学,毫无根据。但这些切实存在的人的感受是否会跟构成人的智能的某些结构有关系呢?


深刻的真正地学习一个和精神价值相关的学问,所带给人的庞大的“精神能量”是否也来源于此?因为涉及到"自我"以及“自我”边界的调整?


是否存在一种机器,在启动的最开始,并不明白自己有哪些能力,但在逐渐的尝试和学习中快速明白自己的能力,进而能够合理的运用自己的能力。用这种方式进行控制不见得非常的高效,但是却体现了一种可能,就是机器可以在某方面主动去适应自身可以控制的部分。


如果要实现这样的机器,可能需要些什么(设想)?


一、控制信号与机器行为信息的链接建立。即机器知道该输出什么信号,会导致机器的运动单元拥有什么变化和动作。而且这种链接的建立不是依靠包括人在内的外界活动所赋予它的,而是它自己通过另外的机制逐渐“习得”的。或许需要某种“同步信息链接”的技术(自己瞎取的名字)。


假设同时发生的不同时间能够通过某种机制进行同步,从而进行信息的融合。但不同时间呢?


时间对于人的高级智能和链接是否是独立的吗?对非生物性的时间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吗?即是否存在可能,通过同步信息链接技术和存储技术,使得不同时间之间的信息也能形成同步?例如我可以将当下的信息与很久之前的信息进行同步,从而得到某种联系。


同步或许即判断相似性,但相似性的抽象判断并非是直接的。或许也需要通过某种额外的环节进行衔接的。给人两个假想的设计启示


1、为了减轻同步信息链接的难度,在行为和信息之间应当尽可能有直观简单的联系


2、需要能够使得间接链接的信息也能通过这种同步信息链接技术链接起来。例如我举手,他吃东西本身没有直接的信息链接,但是通过额外的内容,例如“运动”“人”等能将两者联系起来:我的手和他的嘴都能动;我和他都是人。进而为推理做准备。【这是否是一种“强行解释机制?”】


如果能在三个元素之间形成这种机制,是否更多元素的这种实现也就不成问题了?


PS:或许所谓的“同步信息链接技术”的关键就在于是不同的刺激源,不同的信息输入系统,在不同维度和不同方面的信息输入。是一个并行的信息系统,通过某种同步信息链接将并行的信息变成融合的。而不是更像把信息变成线性独立运作,以及进行线性化的处理。


或许这种并行信息的融合在于信息元素各自的独立性的保持。当两个信息元素同时受到刺激的时候,加强两者之间的链接。但是如何感受到两个信息元素同时受刺激呢?这个工作是否可以交由环境来完成并形成反馈机制?就像大脑是在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形成也依靠在水环境中的各种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与环境的作用。


即不是像神经网络般通过线性的多次训练,改变信息元素处理单元的性质,最终实现多维信息的某种融合。而是通过每个信息元素都直接面对输入信息,通过建立信息元素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信息的融合。


二、认知功能。需要能够认识事物的不同方面的信息,从中抽象出具体的可同步信息。例如一个机器控制机械臂去抓取一个物品,如果通过上述方式实现,那么机器需要认识到机械手在驱动信号的移动,这些移动信息是从视觉或者是其它传感器中抽象出来的。进而通过上述的“同步信息链接技术”讲驱动信号与移动的信息链接起来。(抽象认知)


三、反馈能力。需要能够抽象出现实信息和目标信息之间的差异,从而进行一定的调整。(抽象反馈机制)


●关于内在和外在输入输出的思考


或许人具备内在思考能力,即在不考虑外界输入输出的时候,依旧有内在的自输入自输出的这种能力。设想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将它的一切 感官封闭,但维持他的生命,他会产生自我的思考和形成稳定的生命吗?但是一个高僧呢,如果封闭他的一切感官,但维持他的生命,他是否还有可能进行长期的自我的大脑运作呢?


假设前者不可能,而后者可能。那在婴儿到高僧的这个过程,是否是说明在大脑中形成了某种内在的不断自输入,自输出的一种机制?或许是大脑内部不同的个体(或许是神经元或者脑袋区域)在大脑所处环境中的不断相互互动。而高僧,或许就是在内部形成了某种能够持续不间断的互动机制。(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这种内在的持续互动能力存在,那它过于强化是否会产生什么弊端?大脑的生物结构是激励这种能力,还是在抑制这种能力?)



    立即登录游客您好,可以登录后发布评论哦!
0
回复帖子 返回顶部

请选择对留言操作
删除留言(管理员或楼主)
问题反馈
请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