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论坛

Community Forum

赛事专区
大象 发表于:2021-05-06 11:47:24 回复 0 赞 2 1171
        2021年3月1日,河北石家庄新冠疫情防控取得基本胜利,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学校复课,河北省军民融合促进会组织西柏坡红色主题兵棋推演全国邀请赛筹备组人员正式开工,并组织了第一次兵棋推演教学直播活动。
        兵棋教学直播由兵棋推演金牌教练才哥实施,新疆师范大学的李同学作为兵棋小白配合进行教学推演。令人意外的是,兵棋小白李同学在直播中竟然只用了一半的推演时间就达到了获胜条件,现场击败了刚把自己教会的才哥。

淮海战役首场-1.jpg

        瓜哥在现场参加了教学,并点评了推演结果,觉得很有意思,现将推演过程复盘评析内容整理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背景

        本次推演以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为背景设置推演条件。194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战役的第一阶段目标为歼灭驻防在陇海线新安镇(今江苏新沂)的黄百韬兵团(辖4个军8个师约8万人),为此,华东野战军集中8个步兵纵队(相当于8个军约20万人)的兵力从南北两侧对其实施攻击,同时安排3个步兵纵队(相当于近个军约10万人)对驻防在京杭大运河邳州段附近的李弥兵团(2个军6个师约5万人)进行攻击,配合围歼黄百韬兵团。战役原计划11月8日发起,由于国民党徐州“剿总”5日突然下达了向徐州收缩兵力的命令,黄百韬和李弥兵团开始向徐州方向撤退,华东野战军提前两天发起了战役,最终在运河追上并包围了黄百韬兵团,经10余天激战,全歼了该兵团,毙伤俘敌约10万人,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完胜。为此华东野战军也付出了伤亡3万多人的代价。
淮海战役首场-2.jpg
        据坊间传闻,黄百韬在被击毙之前曾有三个想不通:一是在接到西撤命令后,自己为什么要在新安镇停留一天等待从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撤离的44军;二是自己在被围后,最先撤回徐州的李弥兵团又返回企图解围救援自己,却被解放军在徐州以东阻击(也就是著名的徐东阻击战,后续也有推演直播),眼看着自己被歼灭,早知如此,当初为什么不在运河附近掩护接应一下自己;三是作为一名党国高级将领,在运河以东徘徊三天时间,竟然没有想到在运河上架设浮桥,以至最终由于过河拥挤被解放军追上包围。


        二、兵棋推演的过程与结果

        本次推演本身是一场教学推演,目的是教会类似李同学这样的兵棋小白学会推演兵棋,并能够使用该兵棋对类似的战役行动进行战史研究。因此,才哥在推演中既当教练,解释兵棋推演规则及推演方法,同时作为红军指挥员(类似于华东野战军司令粟裕)指挥红方的13个步兵纵队进行作战推演。为配合才哥的教学,李同学自告奋勇,充当蓝军司令官(类似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刘峙),指挥黄百韬和李弥两个兵团以及海州西撤的44军共7个军进行作战推演。
开始推演后,才哥的红军按照原定的计划迅速南下,企图在陇海线分割黄百韬和李弥兵团,按照历史背景包围并歼灭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李同学指挥的蓝军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动作,指挥李弥兵团两个军直接向东越过运河与黄百韬会合(也许李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一段历史背景,只是下意识的将兵力进行集中),并立即与南下的红军先头纵队进行了一次交战(这一次交战纯属学习,双方接触了,才哥告诉李同学可以攻击,李同学就势进行了攻击),只是由于双方均未完全展开,兵力相当。第一次攻击互有小损失(各损失1个团)。但这一次攻击后,聪明的李同学似乎悟到了集中优势兵力的妙处,看到红军北面的大兵压境,立即将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南面的红军两个纵队,迅速指挥手里的7个军向南攻击。李同学属于初学兵棋,对一些基本的战术也不太清楚,在南下攻击的过程中多次对红军进行尝试性攻击(明显是在试验和学习),行动过程略显拖泥带水,但毕竟以蓝军的7个军优势兵力攻击,加之两淮蓝军约1个军的配合,最终竟成功将红军的2个纵队包围。才哥估计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当然也可能是以教学为主,没有认真研究战法,只是按照原计划对蓝军实施包围,最终形成了蓝军包围着红军最里面的两个纵队,红军外面的9个纵队也基本包围了蓝军的4个军。双方最终进入了对峙消耗战,蓝军以六面包围的态势攻击包围圈内的红军两个纵队,每战均有显著战果,红军也以试图里外配合攻击蓝军,企图打破包围,但由于兵力对比不明显,每战虽有战果,但己方损失也不小。最终,经过四五个回合的拉锯消耗,到第8回合结束时(相当于作战的第8天),红军损失已达51分(相当于损失了10万兵力),达到了蓝军获胜条件(30回合内率先得50分者胜),因此,李同学作为蓝军指挥官获胜。
淮海战役首场-3.jpg


        三、推演结果评析

        本次推演以兵棋小白李同学获胜,让现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但从推演过程本身来看,实际上有明显的内在规律,与历史事实也基本相符。
首先是李同学下意识的集中兵力动作,符合基本的军事原则。黄百韬其中有一个想不通就是当初李弥抛下他独自撤退,致使黄百韬兵团4个军被围最终被歼,如果李弥在运河附近接应并掩护他,其被围可能不可避免,但被歼可能性就会大幅降低。历史史实是黄百韬被围在运河以西碾庄地区时,其指挥的5个军10个师(海州撤退的44军2个师临时归其指挥)实际只剩下了3个半军7个师(1个军被解放军追上围歼,1个师在渡运河时被解放军追上,黄百韬仓皇间炸了桥,把这个师留在了运河东岸,算是拱手送给了解放军)。华东野战军8个纵队围歼这7个师也并不容易,双方持续了10余天才最终歼灭国军。也就是在这场围歼战中,解放军15万人围歼国军6万人,自己也付出了伤亡2万多人的代价,占整个淮海战役的三分之二,足见战役进程之惨烈。假如当初李弥兵团等待黄百韬兵团,在运河附近会合,以7个整建制军的兵力,即使被华东野战军包围,想要彻底歼灭恐怕至少也要一个月以上。李同学本次推演,首先将李弥兵团东移,加上海州西撤的44军西撤,只用一个回合,就实现了兵力集中,仅此一点,实际上就使自己处于了一个不太可能失败的态势。
其次,国军的兵力装备优势在对峙消耗战中发挥了作用。众所周知,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虽然总体上呈溃败态势,但局部上兵力仍占优势。淮海战役本身就是在60万对80万的劣势态势下发起的战役,只是在每个阶段或某个局部力争形成对敌优势。歼灭黄百韬兵团过程中,华东野战军计划的兵力也仅1.5倍优势,局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兵力优势也勉强到2倍,本身并没有绝对获胜的把握。淮海战役的兵棋裁决规则也反映了这一规律,在2倍左右兵力攻击时,极可能出现自己的损失,甚至可能出现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加之当时解放军缺乏火炮等重火器,而国军作战,每军、每师均有炮兵火力支援,在兵棋裁决中也对其进行有利修正。
在这一场推演中,李同学实现国军兵力集中后,才哥并没有像粟裕想办法对其进行调动分割,而是坚持既定包围策略,红蓝双方陷入对峙消耗。随着时间的推移,蓝军的兵力装备优势逐步得到发挥,最终取得推演胜利。
    立即登录游客您好,可以登录后发布评论哦!
2
回复帖子 返回顶部

请选择对留言操作
删除留言(管理员或楼主)
问题反馈
请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