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机与认知实验室”(ID: 9h_9c3c1f805cb8),作者白驹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关键在前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涉及到了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哪来"、“哪去”,更重要的是其中既有“如来”又有“自然之道”,真可谓神句!
东西方的思想差异在于一个是算计、一个是计算。
西方哲学:概念、逻辑、命题(是论);东方思想:模糊概念,天人(知行)合一,阴阳道善(价值观)。一个为是与该的休谟问题,另一个为是不是与该不该的周易问题。
东方先立言,后解释说明;西方先命题,后批评完善。
人机的关系要放在系统环境上而不能仅仅局限人或者机器上。
智能也许就是深度态势感知人机环境系统中的计算计机制。
贝叶斯算法就是结论随着新证据而不断地改变。
算计的算法——就是结论随着新证据和新目标而不断地改变,直至实现或接近目的。
正则化:是计算计的典型,但还不经典,缺少了感性,算计不彻底。它是指模型中加入某些先验的规则(如正则项,或称规则项),以减少模型的求解误差。通俗地说,就是把人类的知识,以数学的形式告诉模型。
正则化(regularization),也是指在线性代数理论中,不适定问题通常是由一组线性代数方程定义的,而且这组方程组通常来源于有着很大的条件数的不适定反问题。大条件数意味着舍入误差或其它误差会严重地影响问题的结果。
科学研究事实,哲学研究概念,智能研究价值,概念是联系事实与价值的主要途径之一。
数字化的本质是计算,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构成了网络计算,智能化的重心在于算计。
人处理的不是单纯的数据或知识,而且还会在处理中关联创造出新的数据和知识,也即实践出真智;再有逻辑也不是结构的固有关系,还应包含对结构的再创造。
意向性的研究不是概念性的,概念只反映了意向性的一部分内容,并且也许还会干扰意向部分。计算性的工作基本上是建立基本概念基础上的,而算计性的工作则是建立在意向性的,或是非概念基础上的。计算计的工作既有概念性的形式,也有非概念性的意向,非概念性的更重要,如何捕捉并符号(能否)这些意向性是计算计的关键。计算计的符号应该可以处理事实与价值的混合体。
符号与真实的行为矛盾在于:数学精确性计算遮蔽了物理近似性算计。于是当体验感知超越了态势语言时,人们就会不自觉地使用算计。
计算的本质是模拟,在未来,计算应该要去做的是从模拟走向创造。算计部分则是创造,可以加快计算的完善。
实践出真智。
人类的创造常常是把未知的事情变成已知的算计问题,这种转换能力是机器计算很难实现的!如人可以指鹿为马、指桑骂槐,机器只能照猫画虎、就事论事!
调度员常常是在感知事情的态势,而不是感知技术的态势。
爱因斯坦相对论理论带来的真正革命,是放弃了时空坐标系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理实体具有客观意义的观点。相对论暗示了空间和时间,坐标只是被观察者/参与者用来描述它所处环境的语言元素,而不是真实态势感知。
由于算计意向性的作用,不同观察者/参与者对同一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顺序排列是不一致的,所以在事实/价值计算中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总的来说,关于变量,绑定,实例和对变量的操作的这四个假设构成了符号计算的核心。对非变量(如对象、关系等)的操作是算计的重点,那么又该如何用非表征方式处理运动、变化、关系呢?如何从一个基本态用算计与计算(计算计)激发出另一个基本态呢?这也许就是趋势的过程。
不同角色人时空情态势感知坐标系的变换能否及时统一是团队态势感知有效的重要表现。
直觉即直接觉醒。
算计/should是计算/being的倾向,也是估计事物相关联系的主观价值概率。
现代科学的基本态度:它的所有概念和理论都是近似的。
因为人在系统中或上,固所有的OODA都具有不确定性,如人的观察与机器的观察是不一致的(即输入具有主客观混合性),其它的判断、决策、行为都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