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论坛

Community Forum

专家论坛
Sonja 发表于:2021-05-24 09:06:28 回复 0 赞 0 207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机与认知实验室”(ID: 9h_9c3c1f805cb8), 本文来源:新华社新闻

作者:北京邮电大学 刘伟

配音:新华网甘肃频道 郑琬



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红色火星上首次有了中国印迹,许多网友直呼:“彷佛科幻小说成真一般!”


image.png


国家航天局公布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而提到科幻作品,我们始终绕不开《星际穿越》,它是科幻电影史上的集大成者,是一部堪称完美的科幻电影。


科技是Being,艺术是Should。科幻就是把想象和现实的碎片连接在一起。


休谟说过,很多因果关系是习惯和风俗造成的,而不是真正的推理、逻辑造成的。休谟之问,即所谓从“是”(being)能否推出“应该”(should),亦即“事实”命题能否推导出“价值”命题,这就是智能的起源。


image.png



2021年5月19日,小朋友由家人陪同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体验“飞船对接运行” 。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于北京)


Being与Should的结合就是休谟之问的融合,是科幻的完美体现,《星球大战》就是很好的例子。解决了Being与Should的问题,强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就会打通,就会出现科幻电影中那种匪夷所思的机器人。


我们一直在研究人机交互和人机融合智能。它们的区分为:人机交互是‘人的生理+机’的物理;人机融合智能是‘人的智慧+机’的智能。人机融合智能,就是把事实与价值统一起来,形成安全、高效、敏捷的信息处理机制。



image.png



2021年5月19日,小朋友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体验科普设备,了解飞船上天过程。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于北京)


机,处理事实;人,负责价值。所以,人机融合智能,可以破解休谟之问——事实与价值的统一问题。


人机融合智能,主要研究如何在人、机器及系统之间实现最优智能匹配,这涉及人机协同系统的整体设计及其优化。其研究目的是使整个人机环境系统更可靠、更高效、更敏捷。


image.png


2021年5月19日,游客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体验“发射我的卫星” 科普设备,了解卫星发射过程。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于北京)


所有的科幻如果不接地气,不与科学结合,那么这种科幻将是虚无缥缈的,没有根基的。


科幻不是文学,而是科学+艺术。美国是移民文化,很多国家的文化也都随着移民传入美国。美国继承了欧洲的科学精神(人和物之间的关系),融入了印度和中东的神学(人和神之间的关系)。中华文明的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的作用思想也部分地融入他们的文化里。所以,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比较厉害。


image.png



2021年5月19日,小朋友在中国科学技术馆通过幻影成像系统,观看空间站与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工作场景。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于北京)


现在我们引入另一个概念:态势感知。该概念,最早在军事领域被提出,包含覆盖感知、理解和预测三个层次,而科幻离不开这三个层次。感知需解决物理数据和主观知识的融合;理解需解决公理和非公理推理的融合;预测需解决直觉和逻辑决策的融合。这三个融合都是科幻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未来的科幻发展主要有这些方向:1.信息表征;2.意图理解;3.主动推荐;4.自主学习;5.自然进化。


image.png


2021年5月19日,小朋友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体验神舟飞船科普设备。新华网发(刘广生 用鱼眼镜头拍摄于北京)


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态势,我们总结如下:传统人工智能已有规则,是我们的必争之地,需要“数学”+特定领域的支持;人机交互领域正在形成规则,需要“自动化”+“人工智能”领域的支持;人机融合智能领域没有规则,需要人的智慧+“人工智能”来完成。



image.png


图为本文作者刘伟写的《人机融合——超越人工智能》(本文作者供图)。


科幻的创作过程,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过程。理性很难创造,感性很难精确。运用理性创造一个新的颠覆性的事物非常困难,而感性很容易做到。感性能够把表面上无关的事物关联起来,但理性很难做到这一点。


人机融合的未来,非常值得期待。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有更精彩的科幻作品问世。












    立即登录游客您好,可以登录后发布评论哦!
0
回复帖子 返回顶部

请选择对留言操作
删除留言(管理员或楼主)
问题反馈
请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我们